儒琴心理学札记:家庭关系错位

温馨提示:儒琴心理学札记只供您参考。如果您得了心理疾病,首先应该赶紧去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是进行专业的诊疗。

儒琴心理学札记:学习常军沟通心理学导师课程;阅读阿德勒、荣格、勒庞等心理学大师等书籍,摘记要点、心得或随时记录所闻所见的文字。与心理学爱好者交流互勉。

角色错位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内耗

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说了一句特别扎心的话:被父母“逼”着长大,让我活成了半个父母。

这个网友“控诉”了自己的母亲:
我的妈妈是一个对我要求特别高的人。

我必须要会做家务,要懂事,成绩要好,还得必须要多关心她,照顾她的感受。

她喜欢舞蹈,就将我拉去舞蹈班去训练,跳得不好,她就说“你对得起我嘛?”

有一次,她打麻将输了钱,回家看见我盯着电视哈哈大笑,劈头盖脸地吼道:“饭做好了吗?还有时间看电视?”

当时,我刚好把饭端上桌,刚刚缓过劲,特别委屈,结果她又骂道:“我辛辛苦苦地挣钱,都不知道关心我,你还委屈?”

那时特别难过,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她剥夺了我的童年。

看到网友的这段经历,真的很心疼她。
这完完全全就是一种:女儿在替妈妈长大的状态。

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词:亲职化

这是指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发生颠倒,父母放弃了他们身为父母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并将这种责任转移到孩子身上。

如今,很多父母总是将自己与孩子的责任颠倒,让错乱的亲子关系将孩子变得特别“疲劳”。

一个家庭最大的内耗,就是家庭关系错位。
父母无形中成了孩子的“索取者
在《老师请回答》中,有一位非常窒息的妈妈。

她为了实现自己的舞蹈梦,一心想将女儿培养成舞蹈家。
她为了女儿开舞蹈班,并让爸爸辞职陪女儿到北京学才艺。

从小到大,女儿一直被逼着学跳舞。

在节目中,当主持人问女儿“梦想是什么”时,女儿说:“相夫教子。”
这样的场景真的很扎心。

很多父母无形中在向孩子“索要”自己的愿望,总是把自己的遗憾、理想强加于孩子身上。

在这部分父母身上:
我们看到了他注满能量的爱与关注,也看到一他们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折断孩子翅膀的样子。

无知的父母以为自己是在用心呵护孩子,但其实是一种控制——让孩子成为我们想的那样。

所以,这样的父母更像一位“索取者”,只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胜负欲,拼命地让孩子去加码

而孩子呢?
一方面,无法拒绝父母的索取,被迫去承担。

这一部分的孩子,被父母的权威控制,更没有反抗的权利,只能做一个实现父母理想的“躯壳”。

另一方面,被父母绑架的“内疚感”让他们学会讨好。

有一部分父母会给孩子一条隐形的控制线,叫做“内疚”。

父母用爱的名义绑架子女,如果孩子不遵从父母的意愿,就会对孩子灌输消极的道德评价(不爱父母、不孝顺、没良心)。

而孩子会陷于自我攻击的痛苦中,继而为了获取父母的爱,而去讨好父母。

孩子被迫成为家庭关系的“纽带”
电影《继续活下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因为一段车祸新闻,父母相继对他说:“爸爸/妈妈出车祸死了,我活了下来。”

接着想象着父母对彼此的无视。

爸爸带他出去玩,完全无视一旁的妈妈;

妈妈做晚饭,只做两个人的菜,完全看不到在对面的爸爸。

还有两人吵架让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最终小男孩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晕倒了。

后来,妈妈带他去看了医生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他臆想出来的父母不和的场景压力造成的。

原来,小男孩的父母经常吵架,并且每次都要把他夹在中间当传声筒,要求他把彼此之间最难听的话传递给对方。

甚至还经常逼着他站队,让他在父母之间选择一个人一起生活。

小男孩在痛苦的家庭氛围里,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部电影就像很多家庭的缩影,父母的矛盾总会升级到家庭里。

特别是许多父母吵完架以后,都会不自觉地“拉拢”孩子一起来攻击、“诋毁”自己的另一半,导致“夹”在其中的孩子真的是苦不堪言。

因为,当孩子被迫成为家庭关系的纽带时,孩子会被父母彻底忽视。

而孩子会因为想要获得关注,而去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父亲冷漠,孩子要去讨好去完善家庭关系;

母亲情绪不稳定,孩子成为负能量的承接者。
有心理学专家认为:父母总是因为矛盾而逼孩子站队,会让孩子在不被关注的感情里产生扭曲和分裂感,对孩子未来的性格造成很大的影响。

被迫“卷入战争”的孩子,内心会因为缺少关注和爱而造成情感失衡。
敏感、讨好、察言观色,会成为孩子的“标配”。
(来自常军心理学习群)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