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琴心理学札记:如何给孩子做好情绪引导?

温馨提示:儒琴心理学札记只供您参考。如果您得了心理疾病,首先应该赶紧去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是进行专业的诊疗。

儒琴心理学札记:学习常军心理学导师课程;阅读阿德勒、勒庞等心理学大师等书籍,摘记要点、心得或随时记录所闻所见的文字。与心理学爱好者交流互勉。

如何给孩子做好情绪引导?

孩子小时候为什么会经常撒泼、打滚,躺在地上不停地哭,是因为孩子除了这招之外不会别的方法了,没有人教过他用什么样的方法是有效的。

父母实际上最应该教给他的是,这叫作“沮丧”,这叫作“开心”,这叫作“分享”,这叫作“快乐”,这叫作“协调”……这些情感类的词语,才是父母最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教给他的。

但是,情感类的词语比较难教,要帮助他学会大量的情感类的词语,他才能够变得善于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比如,看动画片的时候,有个动画人物的脑袋被砸了一下。这时候,你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他的感觉是什么?他心里在想什么?”这是在帮助孩子学会了解他人。

情感引导有如下关键步骤:

1 给孩子埋下一颗种子。
比如,今天晚上要带孩子出去吃饭。吃饭之前,你告诉孩子:“今天晚上,咱们要一块儿去吃饭。进入包间以后,不能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声地叫唤,这是咱们今天晚上吃饭的要求。”

在出发之前讲一次,在路上讲一次,到了饭店的时候,再跟他确认一次。这叫作“埋下种子”,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对的。

很多父母经常不做这一步,直接就是“你给我乖一点儿”。孩子根本听不懂,就如同以前有人告诉我,录节目的时候录得有趣一点儿,这个要求简直是要命。就像很多演员听到“你要演出那种悲愤的状态”,形容词的要求都是很难做到的。你提出具体的要求才是合理的

播下这颗种子后,就可以带孩子去享受晚餐了。

2 不断地观察和判断孩子。
仅仅有种子,孩子未必能够做得到。要知道孩子此刻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他在不在情绪正常的范围内,还是逐渐地开始失控了。

当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懂得倾听。比如蹲下来、直视他,蹲下来,跟他的目光是平视的,问问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感觉。

因为你要教他了解别人的感受,就要先学会了解他的感受。这时候,如果孩子真生气了,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叫作“反映情感”。

比如,孩子很抓狂、很生气时,你说:“你别生气,生什么气?都是小朋友一起玩。既然是玩,有什么好生生气的?你再这样生气,不带你出来玩了……”这不叫“反映情感”,这叫“指责”“要求”。

当你这样对孩子讲话的时候,孩子会变得更加生气,因为他生气的感觉没有得到理解和释放。这时候,家长需要跟孩子讲:“爸爸能够理解你现在很生气。”或者:“你现在很难过,爸爸知道你觉得有点儿委屈,是这样吗?”
当你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孩子此刻的感受时,他的情绪才会逐渐平复。

如果一个孩子从秋千上掉下来,妈妈跑过去时,千万不要说“不疼不疼”,可以说“我知道秋千荡那么高,掉下来很吓人。你还有什么地方疼,你告诉妈妈,看看妈妈能不能帮到你”,这才叫作“准确地读出了对方此刻的感受”。当你能够准确地读出孩子此刻的心情和感受时,他的情绪水平才会快速地下降,他才会恢复正常。

一个孩子的情绪没有恢复正常的时候,你跟他讲任何道理都是没用的。

人要做双核的对话人。双核的对话人就是既要考虑谈话的内容,又要考虑谈话的氛围。
很多父母是压根儿不考虑谈话的氛围,只管把自己想讲的话一个劲儿地讲出来。

孩子都已经听不进去了,或者孩子已经崩溃了、抓狂了,父母还在不停地说,这就是唠叨。导致的结果是你说得越多,孩子越不听。因此,父母要先学会关心孩子的情绪怎么样。试着先把他的情绪安抚下来,让孩子感受到有人关心他,再问他,“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做?”

3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问问孩子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你觉得怎么样才能够和小朋友好好地相处?”“你觉得怎样能够让你们大家都开心,不打架?”引导孩子来解决问题,是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在孩子做对了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你刚刚这个行为做得很好,这个行为就叫作……”这就是情感引导。
(内容来自常军心理学群)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