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琴心理学札记:父母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温馨提示:儒琴心理学札记只供您参考。如果您得了心理疾病,首先应该赶紧去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是进行专业的诊疗。

儒琴心理学札记:学习常军心理学导师课程;阅读阿德勒、勒庞等心理学大师等书籍,摘记要点、心得或随时记录所闻所见的文字。与心理学爱好者交流互勉。

父母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别让标签限制了你,也别用标签定义孩子。

最近有不少同学来咨询导师班,助教发现,有一些同学很容易给自己贴标签,“我很笨我担心我学不会……我三分热度担心坚持不下去……”

给自己贴标签的行为,其实不仅发生在自己身上,还会发生在孩子身上。

“你这么挑食,就是被惯坏了。”
“我们家孩子就是没耐心,做什么事都超不过五分钟。”
“他从小就身体不好,运动能力一定差。”

这些话,我们好像非常轻易地就能对孩子、对别人,也对自己说出口。

有个朋友,孩子刚出生,抱着亲不到十秒,突然发现孩子脑袋顶上有两个旋儿。根据当地老话,脑袋上有双旋儿的孩子,脾气倔,不好养。

于是,这个孩子刚出生,就被这个朋友贴上了“脾气倔,不好养”的标签。

在这之后,孩子不喝奶粉、不愿意睡觉、总爱说“不”,都是因为这孩子“脾气倔,不好养”。每次跟我们聊天,她总是抱怨自己命不好,生了个难养的孩子。

尽管我们无数次告诉她,那些只是孩子成长的正常现象,但她还是忍不住把它们归咎于孩子的“脾气倔,不好养”。她被那个标签困住了。

在过去的评价里,内向绝对不是一种好的性格,尤其是对男孩子来说。老人们很着急,话里话外忍不住带出这样的评价。更糟糕的是,他们直接把孩子定义为“胆小”。

比如孩子内向,外公会打电话表达他的担心:“小孩胆子太小了,担心他受欺负。”妈妈非常不客气地怼了回去:“爸,不要再跟我提这个词了,孩子一点都不胆小!”

妈妈和全家人强调,绝对不可以对孩子说“胆小”“内向”之类的字眼。不但当着孩子的面不可以说,背着孩子也不可以说。

光靠语言上的改变还不够,于是采取行动,带他去完成一个个挑战,做运动、学知识、交更多的朋友……这些行动,让孩子不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但是,就算我们自己能避免给孩子“贴标签”,但我们不能阻止外界给孩子“贴标签”。怎么能保护他对自己笃定的判断,而不被他人影响呢?

答案是,父母的爱和接纳,让孩子坦然面对被贴标签,“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我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的爱和接纳可以给他保持自我的勇气。”

虽然老师同学一再否定,但我的爸爸一直相信我,即便他当时也受到老师的影响,对我心怀忐忑,但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带我出去散心,听我倾诉,告诉我爸爸是永远的后盾

每次我去尝试不敢做的事情。完成挑战后都会收到一个“你很勇敢”的鼓励,让我多生出一份自信。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但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不应该定义他未来就成为某一种人,更不应该让他们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人生选择。

身为父母,我们也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撕掉自己及别人给我们贴的标签,才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曾经说过:“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则说过:“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孩子在生命早期与父母构建的关系,奠定了这个孩子未来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曾发过誓,长大后绝不像父母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孩子,但很遗憾,为人父母后,却不自主地轮回着自己父母曾经的养育方式,用父母曾经折磨自己的方式继续折磨着自己的孩子。

这也提醒我们,父母自我成长的第一步不是学习吸收,而是自我觉察,觉察是成长的起点。每个父母都做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因为我们今天教养孩子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而那又是我们无法选择和决定的。

所以不要自责,不要懊悔,但需要觉察、需要成长。没有觉察,我们无法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枷锁,而总是重复那些无效或伤害的行为,让不幸一代代轮回。唯有自我觉察、自我疗愈、自我成长,才可能斩断不幸的轮回,给自己一个觉知、充盈的人生,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和原生家庭

(内容来自常军心理学习群)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