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琴心理学札记:心智模式与人生的关系

温馨提示:儒琴心理学札记只供您参考。如果您得了心理疾病,首先应该赶紧去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是进行专业的诊疗。

儒琴心理学札记:学习常军沟通心理学导师课程;阅读阿德勒、荣格、勒庞等心理学大师等书籍,摘记要点、心得或随时记录所闻所见的文字。与心理学爱好者交流互勉。

心智模式与人生的关系

心智模式包括价值观、认知、核心信念、规则、需求等。
价值观就是我在这段关系要得到什么?

心智模式来自于四个板块:
1. 原生家庭(精神分析客体关系流派

原生家庭就是爸爸妈妈存在的家庭;
早期最大的丧失创伤就是跟妈妈的分离。
爸爸妈妈不是一个身份,而是一个位置。
每个人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序位才能正常,爸爸不在自己的位置上,家里的一个成员会跑到爸爸的位置上,承担爸爸应该承担的责任,孩子成了爸爸,爸爸变成局外人,妈妈变成受害者,剩下的人把跑到爸爸位置上的人当成爸爸,家里所有的序位都乱了。

爸爸妈妈在自己的位置上,孩子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能实现自我实现,没有健全的人格就会不断外求:求关注、求认可、求理解、求需要、求尊重等。
完整的健全的人格是能够拥抱不确定性、觉察情绪、运用情绪。不会活在别人的主观里、期待里、价值观里、评估里。

2.养育关系

爸爸妈妈先有能量后有爱,爱才有营养;
温柔而坚定和善而有立场;
不含敌意的坚决;
不含诱惑的申请;
教和育不是一回事:
教是知识、方法、概念、理论;
育是心智模式、认知系统、能力、价值观;
育是容器。
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要孩子:
1对自己的未来没信心;
2比以前活的通透;
3经济原因.

3. 权威期待

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
虽然离开权威很多年,权威依然活在心智模式里,心智模式分不清时间和空间,是混沌状态。

4. 个人体验

可以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发生在别人身上内摄自己心里,形成替代性创伤。
比如自己婚姻不幸福或者看到别人不幸福,就会在身体细胞里形成记录(无意识),就会觉得婚姻就是不幸福的。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